銀行業好景不再 最壞時刻仍未到
匯豐控股(5)大笨象,香港人的愛股,上世紀為老一輩的投資者帶來賺息賺價的過往優質藍籌股。渣打銀行(2888)及匯豐控股(5)就歐洲監管機構的提議,暫停派息及回購股份,以留備資金作舒緩中小企資金僅緊張的需要。匯豐本來已準備好派發股息作了資金掉配,但突然接受監管機構的建議,在除淨日後突然宣布不派發股息。即是匯豐控股的股價在除淨日減去了派息的價格,但卻沒有派發利息,事件史無前例,更引起一眾匯豐小股東大受損失。香港監管機構因沒先例因而沒辦法裁決。
事實上,匯豐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,已失去了投資價值。銀行業主要靠淨息差收入及投資收益作為企業盈利貢獻。隨着金融海嘯發生後,全球以極低利率及QE救市,銀行業盈利大受打擊。這十多年間,銀行業發了不少債來維持營運。當中COCO Bond (Contingency Convertible Bond)應急可換股債券的發行量極大,這埋下了一個極大的計時炸彈。當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低於監管機構的法定水平、或銀行急需現金、股價大跌等因素…出現時,COCO Bond 便有可能被強制換成股份,大量COCO債換成股份會引致股權被大幅攤薄做成股價大跌。更會有債劵基金因債劵被換成股份而不符合基金規定,從而在市場大幅拋售股份令股價加劇下跌。故現時投資銀行業的風險遠比想像大得多。在銀行業最壞時刻仍未來臨前,投資者應考慮是否趁反彈沽售。